制度汇编

吉林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“场馆里的思政课”实施方案
发布时间:2025-03-01浏览次数:

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论述和指 示批示精神,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,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场馆 思政课为抓手,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如下。

一、总体思路

以学校中共党史馆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验馆和李大钊教 研基地展馆为核心,打造校内场馆育人集群,实现墙壁会说话、场 馆能育人”的效果。

二、具体做法

一)将校内场馆的使用列入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,分配 2 个学 时的场馆思政课教学。按照“集中学习+小组合作学习”的方式,设 “李大钊与中国式现代化”“白山松水石榴红——民族团结的吉林 故事”“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故事”等主题场馆思政课,学生通过分批 的形式进行学习;同时,在思政课的实践学习任务中,设计“中华民 族一家亲,同心共筑中国梦”等主题,组织引导学生在场馆中进行体 验与学习,并形成学习心得、微电影等学习成果。

(二)坚持“馆—课—赛”一体化推动。以校内场馆资源为基础, 设计“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”“思政微电影比赛”,以及教师思政微课 比赛等的主题,并将相关视频上传至“学习通”平台,丰富线上教学 资源。

(三)修订教学大纲与教案。各教研室要将各门思政课程的相关 内容与场馆育人相融合,设计主题课,以丰富教学载体和手段,建设思政课教学新平台,让思政课“动起来”“亮起来”“热起来”。

三、组织领导

一)马克思主义学院各教研室要加强集体备课,形成“知识内 容有机衔接、能力素质持续提升”的场馆主题思政课,以及思政课实 践学习任务。

(二)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学生形成的场馆思政课学习成果进行 筛选与汇编,形成“新时代青年说”的学习感悟,以及大学生讲思政课、思政微电影、微党课等视频作品,真正做到把“话筒”交给学生,由学生自己讲自己的故事、讲新时代的故事,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与针对性。

(三)筹备建立“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研室”,负责场馆思政课的组织与实施。




马克思主义学院


上一条: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方案

下一条: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实施办法